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是水里的鱼。我们每个人生活在金融环境里。这不单单是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至少都接触过金融,比如银行存款和理财、买房子的按揭贷款、股票投资,更是当中国的M2超过220万亿的时候、当全球都在货币宽松的时候,包括孩子和老人在内的所有人,都被卷入了这个金融环境里,就像是水里的鱼,不管你游到了哪里,都还是在水里。
李白在《将进酒》里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道德经》里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都是无中生有的,包括货币。货币就是无中生有的,就是天上来的。
我们普通人对货币(也就是钱)的理解很朴素,钱就是纸币,就是银行存款,而股票和房子不是钱,是一种资产,只是用钱来暂时计价而已。对企业来说,货币资产主要是纸币、活期存款/支票存款、定期存款。这些数量就构成了常用的货币统计指标:M0,M1,M2,M3...。要进一步探索金融这门生意,我们先来了解下这些基本概念。
M0就是流通中的现金。货币发行的过程是“印”——印钞。印完之后呢,不是马上推向了社会,而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就是用于满足市场流通的需要,核准年度人民币最高发行限额。印出来之后先放在央行的“发行库”,这时候还不是货币,叫做发行基金。各专业银行则设有“业务库”,是为办理日常现金收付而建立的。它核定现金库存限额。现金超过库存限额的部分,应交存发行库。当业务库存现金不足以满足需要时,就得从中国人民银行的发行库调入现金。将发行基金调入业务库,就是货币发行。
M0之后是M1,M1=M0+企业活期存款/企业支票,就是流通中的纸币加上企业用于日常支付的活期存款或者支票。
M1之后是M2,M2=M1+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这是最被大家熟知货币统计指标。M2和M1的不同之处在于定期和储蓄。
M0是印出来的,但M1和M2不是印出来的,是借出来的,和派生出来的,这个派生的“生”就像《道德经》里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比如说,A企业要买设备,没钱,就找银行去借钱。银行说我也钱,但我有央妈,于是银行就找央妈去借。央妈一看这是企业正常经营用的钱,此时不借更待何时,就大笔一挥(或者敲几下键盘),嗖的一下就借给了银行N多钱,银行就借给了A企业,这样A企业就有钱买设备了。A企业借来的钱还会存到银行里,银行还会借给别的企业,这样往复循环,就派生了更大量的货币。这样的一个过程叫货币乘数。2021年3月份,中国的M0大概是8.65万亿,M1是61.61万亿,M2是227.65万亿。
央行发行货币主要是通过印钞、结汇、再融资、公开市场操作等几种方式。印钞我们上文说了,而结汇则是过去二十年中国货币发行的主要模式。
中国现在富了——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这么认为。但二十几年前,我们很穷,在国际市场上买不起东东,因为我们只有人民币,外汇存底很少,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不被认可,那怎么办呢?好办,那就来“强制结汇”。
强制结汇就是出口企业通过出口换来的外汇不能自己留存,必须到商业银行兑换成人民币,而商业银行换来的外汇也不能全部自己留存,只能保持一定的限额,多余的都上存央行,然后由央行和外管局来统一调配使用。中国号称3万亿、4万亿的外汇存底就是这样来的,这有别于其他几个国家央行的外汇存底。通过强制结汇,央行被动向市场投放了大量的人民币,如果某个时间点出口创汇一下猛增,那货币投放就会跟着猛增,而过多的货币投放会搅乱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所以央妈还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比如卖出国债或者央票,来回收一些流动性对冲掉结汇的发行。
这样搞了十几年,忽的发现,第一,我们有钱了,不缺外汇了;第二,这样结汇+卖国债的操作有点折腾,多此一举。于是到了2012年,强制结汇就不那么认线年,强制结汇制度明面化终结。
货币流通另外的主要方式是对商业银行的再融资,包括再贷款和再贴现。就是企业找商业银行贷款或者贴现,商业银行钱不够了,就找央妈借或者再贴现,这样通过商业银行,货币就流向了社会。
因为企业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要么是有极强的信用担保,要么就是充足的抵押质押,所以商业银行的贷款的背后都有企业的信用或者资产作为支持的,这样央行通过再贷款,人民币以企业信用和资产作为基础,加上商业银行的信用(存款准备金,资本充足率等),保证了人民币的资产兑换能力。
央行还能够最终靠公开市场操作来操控货币流通。操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商业银行,一种是公开市场。如果政府想借钱搞基建,那就可以发国债。流程是昨天政府插播小广告,要财政部发行100亿3年期特别国债,票面利率是2%,请各个商业银行来认购。商业银行如果没钱,就能够找到了央妈说要借钱买国债。央妈央爸本来就是一家,都是执行央爷爷央奶奶(党和政府)的经济意图,当然懂了。就爽快地借了。结果就是财政部弄到了100亿,于是各类工程就可以开工上马了。
除了通过商业银行,央行还能够最终靠公开市场(比如说银行间交易市场)来做相关操作,比如最近两年常见的SLF、MLF等等。
央行通过结汇、再融资、购买国债、发行MLF/SLF,就将货币发行到商业银行,再到企业或者政府。企业或者政府拿到了资金之后,支付工资、支付货款、支付金融机构利息、支付税费,于是货币就开始在全社会流通了。
货币创设和货币的流通是基本的经济手段,也是金融的一级市场。通过上文我们能基本上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商业银行在货币的融通过程中扮演了批发商的角色。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中国的全球500强企业很多都是国有金融机构,因为这些机构不单单是市场的一个机构,也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最关键环节。当然,这只是货币的一级市场。货币通过创设后,还要在市场上流通,也是通过各类的金融机构、金融业务和金融理财产品进行流通。
货币通过商业银行进行初次分配,分别流通到企业、政府、个人,然后企业和政府又再次分配,再一次流通到企业、政府、个人和金融机构里。金融的流通就是资金在企业、政府、个人和机构中间通过金融理财产品和金融业务的流转。
对于个人,如果是金融投资,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银行存款、银行理财,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保险产品,可以买股票、公募基金,可以买信托资管产品。这一些产品由相应的机构汇集起来,变成了贷款、保险资管、股票、债券、信托计划等,再一次投到相应的融资机构和个人那里,比如通过公募基金参与企业IPO,或者个人购房的按揭贷款等等。
关于中国金融机构的分类,根据2015年一行三会和国家统计局发的 银发(2015)309《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采用复合分类方法对金融业公司进行分类。
首先,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金融业企业分为货币金融服务、长期资金市场服务、保险业、其他金融业四大类。
其次,将货币金融服务分为货币银行服务和非货币银行服务两类,将其他金融业分为金融信托与管理服务、控股公司服务和其他未包括的金融业三类。
最后,按经济性质将货币银行服务类金融企业划为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非货币银行服务类金融业企业分为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贷款公司、公司、及典当行;将长期资金市场服务类金融业企业划为证券业金融机构;将保险业金融企业划为保险业金融机构;将别的金融业企业分为信托公司,金融控股公司和除贷款公司、公司、典当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
上述分类太学术了,我们按个人理解,可以做如下分类:监督管理的机构、交易场所、市场主体。
监督管理的机构和类监管机构:中央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其中中央银行,也就是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职权非常大,包括制定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策略、起草金融领域的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和信贷指导政策、制定和实施人民币汇率政策和机制、经营国家外汇存底和黄金储备、监管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以及有关衍生品交易、发行人民币和管理人民币流通、管理征信业。
银保监会和证监会是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事业单位,根据国务院授权,统一管理下辖金融机构。也就是除了央行的宏观管理职能,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都是这两个部门进行。
各地的金融办/金融监督管理局,是协助地方政府管理金融市场和各类机构的政府部门,主要受地方政府的领导。近几年来,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从政策方针的制定,到地方的金融体系规划,以及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对地方金融体系监管等重任,都逐步交由金融办来执行。金融办在地方政府的地位逐步提高。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是2007年经国务院同意,在民政部注册成立的,主管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职能是开展的会员之间的债券、同业拆借、外汇、票据、黄金等会员间交易。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成立于2012年6月6日,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国家民政部登记的社会团体法人,是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自律性组织,接受中国证监会和国家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金融交易场所:证券交易所、银行间市场、商品期货交易所、金融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所、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贵金属交易所、金融实物资产交易中心、中证登、中信登、货币经纪公司等等。这些分别对应的是各种金融理财产品的市场化交易。
持牌金融机构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被一行两会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直接监督管理的机构,或者此类机构的高管任职资格需要由监督管理的机构管理的。
银行业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全国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管公司、信托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地方AMC、小贷公司、典当行等。
证券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以及各自的资产管理公司
地方金融组织: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地方交易场所。
非持牌金融机构:私募基金公司、基金销售公司、财富管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等、非备案的投资公司等。
全国的各类金融机构应该有几万家。主要的应该有几千家。比方说,我们一起看看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会员:全国性银行(18家)、外资银行(50家)、城市商业银行(150家)、农村商业银行(1034家)、信用合作社、信用联社等农村金融机构(421家)、保险公司(32家)、财务公司(112家)、货币经纪公司(5家)、基金管理公司(111家)、期货公司(37家)、信托公司(63家)、证券公司(109家)、资产管理公司(89家)。这一些企业构成了中国金融体系的最主要部分。
政策性银行3家,分别是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银行没有对个人的业务,都是开展倾向性对公业务,一般服务于那些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备极其重大意义,且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经济效益低、资金回收慢的项目和领域,如农业开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进出口贸易、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开发等领域。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6家,包括工农中建交邮储这几家。全国股份制银行12家,包括招商、兴业、中信、民生、光大、平安、华夏、广发、浦发、浙商、渤海、恒丰。其他的还有城市商业银行134家、农村商业银行1262家、村镇银行1562家、农村信用社965家、民营银行19家。银保监会发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290.0万亿元,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116.8万亿元,占比40.3%,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51.8万亿元,占比17.9%。
2019年全年,商业银行全年人民币贷款余额153.11万亿元,;全年人民币存款余额192.88万亿元。
银行对公业务是指企业电子银行、单位存款业务、信贷业务、机构业务、国际业务、委托性住房金融、资金清算、中间业务、资产推介、基金托管等等。
银行对私业务是指个人储蓄、个人消费信贷、个人中间业务、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投资理财业务、银行卡业务、转帐POS业务、个人电子银行等业务。
中国的融资租赁公司有12000多家,主体业务包括直接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委托租赁和转租赁等。金融租赁公司70家,业务包括融资租赁,转让和受让融资租赁资产,同业拆借等。2019年末,租赁行业资产管理规模约为6.5万亿。
全国性金融资管公司5家,地方AMC58家,主体业务是收购不良资产,转让重组不良资产,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金融债券,咨询评估。
信托公司69家,包括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有价证券信托,企业资产重组并购。2019年信托资产规模为21.60万亿元,信托业务收入为833.82亿元。
融资担保公司,主体业务包括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信用证担保,诉讼保全担保。再担保企业主要是提供再担保业务。2020年6月22日,财政部已公布2092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名单。
财务公司253家,主要提供咨询顾问服务,保险代理业务,担保业务,委托贷款,票据业务。
消费金融公司26家,主要是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咨询代理,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固收类证券投资业务。
小贷公司7551家,主要是发放。典当行主要是动产、不动产质押典当,财产权利质押典当,鉴定评估及咨询服务等。截至2019年12月末,全国公司贷款余额9109亿元。
证券公司133家,主体业务是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截至2019年12月31日,证券公司总资产为7.26万亿元,净资产为2.02万亿元,净资本为1.62万亿元,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含信用交易资金)1.30万亿元,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12.29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604.83亿元。
期货公司总共149家,有15家新三板挂牌期货公司和2家A股上市期货公司,主体业务是期货经纪业务,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2019年全年期货业总体交易额和交易量分别为289.3万亿元和30.29亿手。
保险公司235家,主体业务是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分出保险和分入保险的再保险业务、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意外伤害保险业务。截至2019年底,保险公司保费为42,644.75亿元,保险公司赔款及给付金额为12,893.97亿元。保险公司总资产20.6万亿元。
保险资管公司35家,主要是保险资金的投资业务,包括债权投资、股权投资、证券投资和资产交易。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业参与主体管理总资产规模达到18.11万亿元,行业管理费收入突破250亿元。2019年末,保险资管产品存续规模2.86万亿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641亿元。
私募基金公司按业务类别分为证券互助基金、股权及创业互助基金和其他私募互助基金。私募基金管理人共24,471家,其中,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为14,882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为8,857家,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为732家。2019年,备案私募基金共81710只,管理基金规模为14.08万亿元。
在上述林林总总的金融机构、金融业务和金融理财产品里,有几个概念经常听到、看到,也非常容易混淆,他们是投资、资管和投行,以及通道。我们这里就一边解说这些概念,一边利用这些概念给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做个比较实用的分类。
我们说金融的本质就是一门关于钱的生意,从比较世俗的观点来看这些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能这样分类:
以上的分类也可以换个方式表达:为自己家的钱服务的是投资,为别人钱服务的是资管,为缺钱的服务的是投行,为钱的流动提供合法性的是通道。
最开始的金融机构是钱庄、票号,发展到后来是储蓄银行。这类机构的主体业务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吸收存款相当于跟投资人借款,二者是借贷关系,而发放贷款是跟融资人提供借款,也是借贷关系。从发放贷款的过程看,银行是对自己先借来的钱来投资,这时候相当于一个投资机构。投资机构主要收入是投资收益,典型机构是银行、保险公司、各类机构和企业的直投部门等。
银行能够从投资者借到钱是因为自身有足够的信用,投资者足够相信,也有足够的能力来投资。在初期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另外的情况,就是有些机构只是有投资的能力,但只有少数的信用,或者说信用能力有限,这时候就出现了以代理人身份帮金主打理资产,来投资。这样一个时间段就出现了资产管理业务和资管机构。资管机构和金主之间是代理关系,资管机构不对投资结果承担全部责任。资管机构的主要收入方式是管理费和收益分成,典型机构是公募基金公司、银行理财部门、券商资管公司等。
后来,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和分工的精细化,又出现了另外一批人,他们主要是围绕着需要融资的人,主要工作是帮助给这些人融资。这就是投资银行,最典型的就是欧洲那些帮助国王发债融资的投资银行,比如当时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以及后来的高盛银行、摩根银行等。这些机构最初只是负责发债,后来随着股票的出现,又陆续增加了IPO业务、并购业务等,乃至成了金融行业最为闪耀的业务领域。
投资银行自身不拥有资金,也不帮别人管理资金,投资银行只是提供一种撮合成交的专业服务,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单次的服务。融资结束服务同时结束。投行的主体业务收入是佣金提成,很典型的是国际的投行,券商和银行的投行部,信托公司。
随着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发展,工作内容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细分,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基本上金融行业都是被监管的,也就是说,金融业务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的机构和个人才能开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金融牌照。这时候就出现了一类主要提供业务合法化牌照服务,但不为资金负责也不为投资结果负责的业务类型,就是通道业务。这类业务的收入是雁过拔毛的通道费,典型机构是证券交易所、金融实物资产交易中心,以及委贷业务等。
理论上,所有的持牌机构都可当作通道,只要在合同里约定好对投资结果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即可。但在实际业务中,各类机构都是被监管的,特别是各种数量控制方面的监管,导致实际上并不是所有机构都能做通道,或者能做无限的通道业务。
理论上,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可承担投资银行的角色,因为投资银行的业务逻辑本质就是撮合成交,所以就是一个自然人,也可能起到这种撮合作用。在实际业务中,则需要区分为投行业务和财务顾问业务。投行业务有时候有专门的限定,比如IPO、发债、发ABS,对于这类业务,则需要具备相应的业务资质才能开展。而对于不需要特别资质的资金撮合业务,则所有机构都可以用“财务顾问”的方式开展,只要营业范围内有“财务顾问”这几个字就行。
在中国几万家各类金融机构中,有的机构同时具备不同的身份,有的机构是挂羊头卖狗肉。
银行的贷款部门、自有资金投资部门,相当于投资机构;银行的理财部门或者子公司,相当于资管机构;银行的投行部可以开展企业发债以及撮合业务的投行业务。大部分银行都能够最终靠委托贷款承担通道角色。而银行的私人银行以及代销条线,本质上只是销售机构。
券商是主要的投行机构,可以操作所有的长期资金市场的投行业务。券商也有自己的直投部门和资管部门,类似于投资机构和资管机构。
保险公司主要是金融领域另一个主要的投资机构,包括自有资金投资和保险资金投资。另外保险资管公司或部门也是体量比较大的资管机构。保险公司做投行的比较少,做通道的也不多,主要是万能险和保险资管,目的更多是规避监管。
信托公司历来有实业投行的美称。信托公司的资金池产品相当于银行吸储,目前是被严控规模。为企业融资的资金信托是典型的投资银行业务,而接受企业委托的财产权信托则能够理解为资产管理业务。
租赁公司若是是自有资金投资,则是投资机构。如果资金来自于银行等别的金融机构,而且项目评审以资金机构为准,则相当于一个通道。类似的也包括小贷公司。
公募基金是最典型的资产管理机构,主要是长期资金市场的资产管理,很少有投资业务和投行业务。公募基金在企业定向增发时,很多时候是通道角色,包括当下如火如荼的非标转标业务。
私募基金本身不算是金融机构,是通过机构备案和产品备案增加了合法性。私募证券投资公司类似于公募基金,算是资管机构。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则需要看资金募集情况,现有资金,再去投资的,算是资管机构;而如果先找到投资标的,为单一标的去募资的,就是投资银行的角色。私募基金公司很多没有募资能力的,就是个空壳,有时候做一些撮合业务,假装一下投行。
证券交易所、股交所、金交所等,主要发挥的是通道作用。对于其中有募资能力的,则是类似于信托公司等投行机构。本章主要讨论的是货币的创设与流通,以及中国主要的金融机构、金融业务和金融理财产品。在下一章的《工具思维》里,我们会重点讨论金融的另一端,企业端,特别是公司能够用到的各种融资方式。